去年臨時跟朋友跑去韓國自由行
我們就是去當跟屁蟲
吃喝玩樂都跟著朋友
不用自己花腦筋也不用自己計畫
吃爽爽玩樂樂錢也花得很兇
那幾天裡記憶最深的事我們宵夜場在民宿後面隨意吃道的馬鈴薯豬骨湯
其實不只那幾天的記憶被打敗了
甚至是我們自己之前去了韓國三四次的記憶都被那馬鈴薯豬骨湯打敗了
回到台灣思念的很
想要在台灣找到想念的那個味道
搜尋到了竟然有人在賣這個(廢話)
馬上抓了張先生下班就衝來解解饞
雖然網友說了跟韓國吃到還是有差異
但是不管了啦
我就是想要吃馬鈴薯豬骨湯
價位上看起來還算可以
不大的店面空間聽說沒有預約吃不到
我們來的時候小等了一下剛好有人吃完結帳才能順利吃到
蘿蔔泡菜
嗯
應該說是還好不錯吃
但是我吃過更好吃的蘿蔔泡菜
海帶芽小黃瓜
酸酸甜甜的
還有脆脆口感的洋蔥我好喜歡
筷子入境隨俗的變成台灣人用的比較習慣的圓筷子
沾醬
紅紅的是辣醬但試吃起來不會辣
蒜片可以夾烤肉一起吃
還有一個是麻油跟胡椒鹽沾肉沾海鮮都很香
白菜泡菜也是感覺還好
但是也不能說他不好吃
只是覺得就是一般的泡菜
泡菜這東西也不是每個人吃的習慣
連在韓國當地的吃到的也不一定會是好吃的
有的吃起來還篇苦
要我說韓國當地我吃到最好吃的應該是韓國有名的人蔘雞湯那家的最好吃
我們吃完還問老闆有沒有賣泡菜
看到烤盤上場就知道我們有點烤肉啦
只是這個造型的烤盤我是第一次看到
而且還是斜斜的方便濾掉多餘的油脂
一般的小餐館
餐具就是這樣
有熱茶可以自己去倒來喝
下雨天剛好冷冷的很適合菜未到時先暖暖胃
青菜是用來包烤肉的
圓圓的事馬鈴薯片
還有杏包菇等下可以跟肉一起下去烤
嗯
到底是烤肉還是煎肉傻傻分不清了
親愛的馬鈴薯豬骨湯本人現身了
看起來真的是不太一樣
上面還有跟我很不熟的(生的)金針菇
然後是芝麻粉跟空心菜在上面接客
在韓國吃到的是芝麻葉有一種特殊的香氣
只是台灣好像不好取得
所以在這裡是用空心菜來取代
這個之前在搜尋時網友也有說明所以心理上也有了準備
不過這個碗還是噗滋噗滋的冒泡泡耶(顯示還能煮開的意思)
白飯還好是裝在這韓式鐵碗裡
吃起來比較有感覺啊
是說我好像沒有買到這個碗回來
真的是拌一拌金針菇跟空心菜就熟了耶
冒著煙的熱湯果然不管是聞起來還是看起來都讓人加速了飢餓的感覺
裡面有三根大大的豬骨還有二大塊馬鈴薯黃豆芽金針菇冬粉
這裡的冬粉也是台灣的冬粉
馬鈴薯吃起來有熟透卻不會一夾就鬆散掉
保有原來的綿密口趕
吃起來有沒有差異性
當然還是有點不一樣
不過就算在韓國吃到的豬骨馬鈴薯也都是不一樣的味道
這裡的喝起來一點點微微的辣度也有著大醬的一點甜度
其實應該不能說他不好喝或是怎樣
只是心理面的記憶一直存在著懷念的味道
所以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取代的味覺
就連我自己在家買了材料照著韓國的教的方式做出來的還是不及格啊
但是就以馬鈴薯豬骨的部分來說表現的算是還不錯
台灣的阿珠罵會來幫忙擺好位置
不能自己更動
眼尖的埋灣阿珠罵又會來在僑回去
這一點跟韓國的阿珠罵一模模一樣樣喔
我記得好像點的試松五梅二人份的烤肉套餐600
好像有三種還是四種不一樣的肉質
當肉的油脂流下來時剛好可以拿來烤馬鈴薯跟杏包菇
烤的差不多之後肉的焦香味就出來了
外面焦焦脆脆的
雖然帶點皮吃起來卻不會油膩
咬起來肉質很有彈性跟口感
不過單吃多了會有點膩還是可以沾點不一樣的醬料吃比較有趣味
要不然也是可以包在青菜裡夾著泡菜跟大蒜一起吃也可以解膩
只是台灣的生菜比較硬包起來要整個放進嘴也是有點難度
來看看這熬製到非常軟的大骨吃起來如何
整個就是用筷子一碰他就骨肉分離了
非常的柔軟吃起來很嫩不需要化費太多的功夫
而且肉還不少吃起來很有大口吃肉的快樂
還會有一種上癮的感覺想要再來一份
這些五花肉烤的越久越是香味四溢
吃起來油脂都被化掉了
但是相對的吃起來口感會更QQQQ